中國文學DSE心得

文學少人考,又冇人做補習,咁多年黎都比人感覺資源少,雖然合格容易但係攞5難過登天,所以唔少人都卻步唔讀或者drop科。捱到dse既同學仔可能會覺得好迷茫,太多篇章背唔曬,評分標準又模糊,呢篇文章會分享考試心得同埋溫習方法,希望幫到大家。

先講講溫習心得。卷二賞析既範圍係課本篇章同埋課外篇章。考核重點係「賞析」而唔單單係「理解」。同中文十二篇範文唔同,考試唔會淨係考你語譯同埋內容理解,而係會集中問作者既感情、道理、文學手法、寫作背景等等,所以大家唔好以為讀完一篇明左就算。基本上我每一篇都會劃分幾個範疇:體裁、內容、手法。

以《前赤壁賦》做例子,體裁係「賦」,你就要知道蘇軾寫賦既特色例如駢散交錯、文氣豪放等等。內容方面其實就係作者既寫作動機,核心感情、文章內容等等。手法要全部背曬,可以分為結構(章法、前後首尾、起伏等等)、寫作手法(論理、寫景、寫人、情感氣氛等等)同埋修辭手法(用字特色、韻律等等)。當你咁樣將賞析內容整理好,你就會溫(背)得更加入腦。

記得唔好錯過學校既任何一次默書(文學基本上大部分老師都係每三堂就默一次),你每次默書都背好曬,考前已經成為長期記憶,唔會溫得太辛苦。

建議大家順住文學史疏理好每一篇章既年代、體裁、特色、思想(儒?/道?之類),你會發現每一個時期例如先秦、兩漢、六朝、唐宋等等都會有兩三篇,咁就可以搵到對比或者相似,compare去溫。例如《詩經》韻律可以比較新詩《死水》,《鴻門會》人物描寫可以比較《竇娥冤》,因為考試都會咁樣問。

考試方面,文學賞析而家呢個年代唔會太在乎你既行文組織(睇得明就得),亦唔會分上中下品,只要中point就有分。所以我會將題目劃分為內容題同手法題。

內容題即係只問你文章內容,你唔需要背手法好處落去,只需要原文+語譯+歸納就得。

手法題即係除左問你點解,仲要你講埋寫作手法同埋好處(效果?特色?),咁你就需要答原文+語譯+手法+歸納+好處。如果係兩篇比較就一定要寫兼論,即係兩邊一齊compare。

文學係絕對可以Tip題的,但要tip得廣。基本上一年前或者上年考過就呢年絕對唔會考,其餘根據出題年份規律推測就得,基本上只需要背10篇左右就得。我個人係唔溫白話文的,因為白話文比較難吹水、難背同埋課外篇章容易睇唔明,但文言文係比較容易睇得明背後既思想感情(對我黎講),所以我只溫文言篇章,到時考亦只揀問文言既個兩題。

多啲操試題庫、會考、dse past paper,同埋抄書!抄下抄下就會熟,抄下賞析,唔好諗住淨係point form記keywords,你考既時候只會詞窮。

跟住到卷一創作,作文同中文分別好大,可以玩既藝術手法都多好多,但切記一定要扣題,最好你啲描寫記敘同思想昇華都exactly係講緊題目個字眼,咁就最穩陣,千其唔好當題目字眼係一個引入或者裝飾。同埋文學作文唔鍾意你寫太雞毛蒜皮既事,就算係日常小事都好,你都要有一定既體會,最好上升至社會議題,可以抒發對社會問題(教育/人生/文化/家庭,但唔好政治)之類既反思,咁就會容易高分。多啲運用意象去代表你既情感轉變,個人比較鍾意用嘢食嘢飲,尤其係「酸+甜」或者說「甜+苦」個啲,可以好好套落唔同既主題,或者用「活化石」雖然滿佈塵埃但曾經也是「生命」去講探索深層既美好之類(考完嗰陣以為自己太隱晦,結果技巧8/10,記得相信自己!只要扣題,有解釋,考官睇得明就得!)

平時生活之中可以諗多啲意象去激發創意,例如一隻碟原本係用於盛載食物,碎左之後就可以傷害人,可唔可以講到人本來可以好有價值,一旦受到撕裂就會變得有攻擊性…之類之類,可以好無聊,唔需要係乜特別嘢,生活百物,皆可取材,但當然唔好太狂魔,某一日變到同屈原一樣「被髮行吟」就……

讀文學工作量大,但正所謂「文學虐我千百遍,我待文學如初戀」,呢科雖然冷門,但我會話係真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最緊要諗清楚你「耕耘」既方法係咪啱路,如果唔係只會浪費時間同心力。

補習服務為每班 1-2 人,每班 $1000/1堂2小時,如有需要請聯絡 寫文巴 代為聯絡指導導師。


建立日期: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