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篇文章係 for 你喺有 predicted grade 之後或者 DSE 放榜後參考嘅文章。雖然本文並無提及 intake 同競爭率對排 choice 策略嘅影響,但唔建議只考慮一種排 choice 方法。排 choice 應按照個人價值觀綜合各種策略嚟排。

本文將會介紹3種排 choice 方法,分別係平均型、進取型同保守型。如果你係考得比較好嘅同學,可以按個人價值觀選擇進取型或平均型。而如果你考出嚟成績比想像中差,建議使用保守型以避免冇書讀。以下會用3個不同分數為例子模擬,注意並不包含 interview 表現及 weighting ,以上非 DSE 分數之綜合評分應逐科 predict ,例如有 interview 科同冇 interview 科邊個排前排後請自行安排。

喺開始之前,你需要有你嘅 predicted grade 或已放榜成績,同埋約 30 個 JUPAS choice 嘅收生分數 (放榜前: median 或 mean ;放榜後: LQ )。雖然你最終只可以排20個,但呢個方法需要你事先準備25-30個 choice 最後㨂20個適合嘅。

例子 1 : 假若你考到23分,算中游成績,使用平均型,高低分科目數量相若

Band and Choice 目標科系收生分數
A1 27
A2 26
A3 23
B4 23
B5 23
B6 23
C7 23
C8 22
C9 22
C10 22
D11 22
D12 21
D13 21
D14 21
D15 21
E16 20
E17 20
E18 20
E19 20
E20 19

例子2: 假若你考到30分,算上游分數,可採用進取型或平均型

Band/Choice 進取型選科收生分數 平均型選科收生分數
A1 35 35
A2 34 34
A3 30 30
B4 30 30
B5 30 30
B6 30 30
C7 30 30
C8 30 29
C9 29 29
C10 29 29
D11 29 29
D12 29 28
D13 29 28
D14 28 28
D15 28 28
E16 28 27
E17 28 27
E18 27 27
E19 27 27
E20 27 26

例子3: 假若你考獲17分,建議選擇保守型,低分科目較高分科目多

Band and Choice 目標科系收生分數
A1 24
A2 23
A3 17
B4 17
B5 17
B6 16
C7 16
C8 16
C9 16
C10 15
D11 15
D12 15
D13 15
D14 15
D15 14
E16 14
E17 14
E18 14
E19 14
E20 14

揀科排 choice 嘅時候一定要做多元化,唔好全部都係同一類型,一來可以減低風險,二來有更大彈性,三來唔會後悔。

 

我建議喺 20 個選擇入面多放啲唔同科系同大學。技術上嚟講,分散科目同學院可以分散非系統性風險,就好似股票咁,當油價升時,組合入面嘅石油股升勢可以抵消航空股跌勢嘅風險。喺JUPAS度,如果上面嘅例子可以加入唔同學院同科系,就可以減少冇選擇嘅風險。

各大學計分方法唔同,各有優劣。 雖然以上跟咗收生分數往年數據嚟排,但係 JUPAS 仲會考慮不同因素,例如面試、 OEA 、 SLP ,而各間大學對呢樣嘢嘅評分自然唔同,而你估算唔到大學係點樣衡量,所以放哂一間大學就可能變咗綜合評分全部偏低嘅情況。 DSE 各科成績都有唔同優勢,放唔同大學可以準備喺唔同成績下取得唔同優勢,例如有啲大學睇4科,有啲睇5科。既然同一收生分數都有唔同大學科系收,建議唔好放哂同一間大學。

如果你好鍾意某一類科,咁點解要做科系嘅 diversification 呢?咁係因為往年數據未必能代表今年嘅人嘅喜好,如果忽然之間好多人鍾意你目標果類科目,就會爭高哂啲分,而往年數據未能預測。所以既然你 predict 唔到會唔會爭高咗啲分,就要放多啲不同科系,避免冇書讀。

 

 


建立日期: 2024-05-21